其他

  • 江西赋春栖霞组——可能的风暴成因灰岩

    邢光福;钱迈平;黄志忠;朱云鹤;李春海;武彬;徐鸣;

    <正>2015年10月16日,笔者等在江西塔前—朱溪—赋春钨铜成矿带东北端的婺源赋春考察时,见到可能属风暴沉积成因的二叠纪栖霞组,现作简介,待同仁们考证。赋春地区栖霞组野外观察到的可能风暴成因现象有:(1)岩性为灰岩与薄层黑色泥岩互层(图1),属于广义混积岩—由碳酸盐岩+陆源碎屑岩互层构成的混积层系,应属Mount(1984)定义的"间断混合"和张雄华(2000)定义的"事件突变沉积混合",董桂玉等(2007)认为多形成于风暴成因的突变环境,称之为"突变式混合沉积";(2)发育风暴浪成因的丘状交错层理,表现为灰岩层面呈波状起伏(图1);(3)

    2016年02期 v.37;No.150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1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13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8 ]
  • 《资源调查与环境》更名为《华东地质》通知

    <正>为了进一步突出办刊特色,提升刊物质量,加强学术交流,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新广出审[2015]1394号),《资源调查与环境》刊名自2016年第37卷第1期(总第149期)起变更为《华东地质》,启用新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32-1865/P,其他登记项目不变。同时电子信箱更改为:hddzbjb@163.com。《华东地质》将传承原《资源调查与环境》35年的办刊历史,主要刊载地质调查、地质科研及其相关领域具有基础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新成果,报道华东地区及国内外其他地区基础地质、矿产地质、

    2016年02期 v.37;No.150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7 ]
  • 《华东地质》网络办公系统试运行通知

    <正>尊敬的作者、读者和专家:为更好地服务广大读者和作者,及时有效地与外审专家沟通,缩短审稿周期和数字化出版周期,提高稿件处理和办公效率,本刊开通了网上投稿系统,并从2016年3月1日起正式对外试运行,网址为:http://hddz.paperopen.com/,自此作者投稿、专家审稿、稿件处理等各项工作将直接在网上进行。如有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向本编辑部垂询和反馈。在《华东地质》网络办公系统试运行期间,编辑部保留新邮箱hddzbjb@163.com联系(原《资源调

    2016年02期 v.37;No.150 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2 ]
  • 《华东地质》征稿简则

    <正>《华东地质》是由国土资源部主管、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地质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地质调查、地质科研及其相关领域中具有基础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新成果,报道华东地区及国内外其他地区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城市地质、物化遥地质、境外地质、油气地质、生态地质、旅游地质、实验测试、地质信息、各类地质项目进展及动态等。为广大地学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载体。本刊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收录,在"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及"中国地学期刊网"全文上网,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

    2016年02期 v.37;No.150 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9 ]

基础地质

  • 赣南坪市花岗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罗春林;刘高峰;左祖发;

    本文对赣南横市地区坪市花岗岩体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锆石U-Pb年龄分别为456.1±3.8 Ma和441.3±5.2 Ma,表明坪市花岗岩体形成于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坪市花岗岩体的铝饱和指数为1.1~1.29,K_2O/Na_2O为0.97~1.51,属强过铝质及高钾钙碱性岩石;稀土元素总量为(113~250)×10~(-6),轻稀土元素富集,稀土配分模式呈明显的右倾型;δEu为0.38~0.67,Eu亏损中等偏高;岩体Rb、Th+U、La+Ce、Nd、Zr+Hf+Sm相对富集,Ba、Nb、Sr、Ti相对亏损。岩体Rb/Sr为0.60~2.82,平均1.66,明显高于大陆地壳平均值和上地壳平均值,具壳源花岗岩特征。坪市花岗岩体形成于早古生代晚期的加里东构造运动,是华夏古陆块与扬子古陆块在新元古代碰撞拼贴之后发生裂解,在中奥陶世至志留纪上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S型花岗质岩浆,在碰撞至后碰撞过渡期上升至地壳浅部形成的花岗岩体。

    2016年02期 v.37;No.150 7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4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15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63 ]
  • 北淮阳东段杨家湾岩体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定年及地质意义

    邱军强;彭智;陈芳;董婷婷;柳丙全;

    北淮阳东段杨家湾岩体为石英闪长岩,SiO_2、Al_2O_3和碱质含量中等,Mg#小,具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特征。该岩体的稀土元素含量较低,(La/Yb)N和LREE/HREE比值均较高,具较弱的Ce负异常,轻稀土分馏明显,重稀土较平坦,属轻稀土富集型;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K及高场强元素(HFSE)Zr、Hf、YNb、Ta、Ti、P、U呈低谷负异常,亏损HFSE,富集LILE。通过LA-ICP-MS锆石U-Pb定年,首次获得杨家湾岩体年龄为139.6±2.2Ma,属燕山中期,是早白垩世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代表杨家湾岩体的成岩年龄。

    2016年02期 v.37;No.150 8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1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136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72 ]
  • 江西新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与地震分布规律

    吴富江;毛素斌;钟千方;杨明桂;

    本文以新编《江西省区域地质志》总结的地质构造新成果为基础,结合江西省地震局提供的地震记录,对江西省新构造格局、地震活动特点和动力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地震震中分布与新构造格局密切相关,地震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北东向的幕阜山—罗霄山地震活动带和怀玉山—武夷山—九连山地震活动带的南部。进一步理清了江西省主要的破坏性发震断裂和主要发震地区的构造环境,为优化地震区划、地震监测和防震工作提供依据。

    2016年02期 v.37;No.150 97-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4K]
    [下载次数:456 ] |[网刊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58 ]
  • 扎河坝蛇绿岩锆石U-Pb年龄、Hf-O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潘成泽;邱林;叶现韬;董永观;

    扎河坝蛇绿岩位于准噶尔北缘,是扎河坝—阿尔曼太蛇绿混杂岩带的一部分。通过对蛇绿混杂岩中堆晶辉长岩和凝灰岩夹层的锆石U-Pb年龄及Hf-O同位素进行研究,获得堆晶辉长岩的结晶年龄为485±4Ma,凝灰岩的喷发年龄为401±2.5Ma。辉长岩极度亏损Hf同位素,εHf(t)为13~20,δ~(18)O峰值为+5.37‰,显示其具有地幔特征。凝灰岩锆石的Hf同位素亏损程度低于堆晶辉长岩,εHf(t)为1.4~9.2。扎河坝蛇绿岩具有典型的SSZ型蛇绿岩特征,是通过俯冲增生到洋内弧弧前的蛇绿岩。

    2016年02期 v.37;No.150 106-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53 ]
  • 新疆卡拉麦里碰撞带南缘志留—泥盆纪沉积学研究新进展

    蔡雄飞;廖群安;王富明;樊光明;

    志留纪、泥盆纪是研究新疆卡拉麦里碰撞带发展、演化的关键时期。本文通过研究该区志留—泥盆纪的沉积学特征,认为志留纪白山包组为"风暴海"远岸沉积,而非单纯的"海滩"、"浅海"沉积。泥盆纪卡拉麦里组下段发现的重力流浊流沉积序列以及重力流水道相沉积,表明沉积环境为斜坡相—半深海相,而非"滨海相"。晚泥盆世克安库都克组发现的陆相磨拉石,显示陆一陆碰撞造山阶段的沉积,这些沉积记录了盆地形成、演化和造山过程,丰富了新疆卡拉麦里构造演化的研究内容,确定洋壳俯冲、陆陆碰撞的时间应为晚泥盆世。

    2016年02期 v.37;No.150 113-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7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46 ]

矿床地质

  • 内蒙古鄂伦春旗库伦迪铅锌矿床矿石特征研究

    刘消清;张君;郭厚福;黄森林;

    大兴安岭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带之一,库伦迪铅锌矿床是近年来在该带北段中发现的中型矿床之一。本文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该矿床的矿石开展详细的矿石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库伦迪矿床矿石可划分为锌铅矿石、锌铅铜矿石、铜锌矿石和铅矿石等4种类型;各矿石类型矿物共生组合分析表明,按成因该矿床矿石结构可分为结晶结构、交代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和压碎结构;矿石构造以细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块状构造和团块状构造为主,条带状构造次之。综合矿物学特征,将成矿期次划分为两期:第一成矿期为闪锌矿—黄铜矿成矿期,并划分为辉钼矿—磁铁矿成矿阶段、黄铁矿—闪锌矿成矿阶段、闪锌矿—黄铜矿成矿阶段;第二成矿期为方铅矿成矿期,主要有方铅矿、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等。

    2016年02期 v.37;No.150 120-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27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1 ]
  • 赣中相山矿田梅峰山地区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周玉龙;高琰;

    如何扩大和发展老的铀矿点(带)是当前铀矿找矿紧迫的任务之一。基于相山矿田大成矿的地质背景,本文论述了相山矿田梅峰山地区的地质特征,分析了该地区控矿地质因素及找矿前景。通过与同类型铀矿床在控矿因素、地质条件等方面进行对比,认为梅峰山地区与邻近的铀矿床处于同一地质构造单元,它们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较相似,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推覆体下隐伏的次火山岩体(次花岗斑岩)的变异部位是该区进一步的找矿方向。

    2016年02期 v.37;No.150 13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0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22 ]
  • 赣南地区石英脉型钨矿成矿流体特征

    周龙全;李光来;唐傲;苏晔;

    赣南是我国钨矿床最密集的地区,尤以石英脉型钨矿最为发育。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该区石英脉型钨矿流体包裹体类型、流体包裹体特征、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光谱等方面的最新成果,结合碳、氢、氧及锶同位素的研究成果,探讨赣南石英脉型钨矿的流体特征,重点探讨石英脉型钨矿形成过程中的流体演化。认为赣南石英脉型钨矿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流体演化始于高温高盐度的岩浆—热液过渡阶段,与黑钨矿沉淀密切相关的流体温度主要集中于260~360℃,盐度主要集中于4~9wt%NaCl eq.,属中—低盐度、富含SiO_2、挥发组分及多种成矿元素的热液体系;矿质主要以流体沸腾和混合作用为主,自然冷却仅为少数矿床的主要矿石沉淀机制。

    2016年02期 v.37;No.150 136-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0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98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53 ]
  • 宁芜盆地白象山矿区物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意义

    张景;陈国光;张明;徐自生;鲁胜梅;

    白象山铁矿位于宁芜盆地南段钟姑矿田内,是宁芜玢岩型铁矿的重要代表。文章通过研究白象山矿区物性测量、物探测量及地球化学测量的实测数据,对该区物化探异常进行定性分析;以密度、磁性、电阻率等物性参数为纽带,通过定量解释,认为根据该区重力、磁法及CSAMT异常特征可大致定位地层与赋矿岩体的接触位置。有机烃中乙烯、丙烯异常在矿体上方出现明显高值异常,可准确指示隐伏矿体的空间位置,为在宁芜地区寻找隐伏型矿床提供新思路。

    2016年02期 v.37;No.150 147-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9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151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39 ]
  • 黑河市大新屯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应用及找矿效果

    刘宝山;赵立国;

    在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在黑河市大新屯一带进行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确定该区各元素异常下限值并圈定地球化学异常,发现Au、Ag、As、Sb、Hg等有价值的地球化学异常1处。通过分析Au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潜力并经施工槽探查证,发现异常浓集中心与矿体吻合较好,异常长轴与矿体走向一致,异常区发现1条长约900m的金矿体,2条长100余米的锑矿体。这表明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大新屯矿区找矿效果显著,在大小兴安岭浅覆盖区,运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找矿值得进一步推广。

    2016年02期 v.37;No.150 152-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1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12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31 ]
  • 下载本期数据